行業(yè)信息
病毒粒子的濃度測定在病毒學研究中非常重要,尤其是在生產疫苗、抗病毒藥物開發(fā)以及基礎科學研究中。透射電子顯微鏡(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, TEM)是一種可以直觀觀察病毒粒子形態(tài)和結構的強大工具,但直接通過TEM來定量病毒粒子濃度是比較困難的,因為TEM主要用于定性和半定量分析。然而,結合特定的方法和技術,可以通過TEM間接估算病毒粒子的濃度。下面是實現(xiàn)這一目標的方法:
方法概述
1. 直接計數(shù)法
步驟:
樣本準備:首先需要對病毒樣本進行適當?shù)奶幚?,包括濃縮(如果必要的話)、固定和染色。常用的負染技術如磷鎢酸或醋酸鈾可以幫助增強對比度,使病毒粒子在電鏡下更加清晰可見。
制樣與觀察:將處理好的樣本滴加到銅網上,干燥后放入透射電鏡下觀察。選擇具有代表性的視野拍攝照片。
圖像分析:在獲得的電鏡圖像中手動或使用圖像分析軟件自動計數(shù)病毒粒子的數(shù)量。根據(jù)所使用的銅網面積和稀釋倍數(shù)計算每單位體積中的病毒粒子數(shù)。
局限性:
這種方法耗時且勞動密集,尤其是當病毒濃度較低時,可能需要大量視野才能得到可靠的數(shù)據(jù)。
對于形狀不規(guī)則或者聚集嚴重的病毒粒子,準確計數(shù)可能會變得復雜。
2. 結合其他定量技術
為了更精確地確定病毒粒子濃度,通常會結合其他定量技術與TEM一起使用:
比濁法:雖然這種方法不能區(qū)分感染性病毒顆粒和非感染性顆粒,但它可以快速給出一個粗略的估計值。適用于高濃度的病毒懸液。
熒光聚焦單元形成分析(FFUFA) 或 噬斑實驗:這些方法可以用來評估具有感染能力的病毒粒子數(shù)量。雖然它們不能直接提供總病毒粒子的濃度,但對于了解病毒活性非常有用。
qPCR (實時定量聚合酶鏈式反應):通過測量病毒核酸量來估計病毒載量。盡管它無法區(qū)分完整的病毒粒子和游離的核酸片段,但它提供了高度敏感的定量信息。
實際操作流程示例
假設你希望通過TEM直接計數(shù)來估算病毒粒子濃度:
樣本預處理:將病毒樣本適當稀釋,并用合適的負染劑(如2%磷鎢酸溶液)處理以增加對比度。
制備電鏡樣品:取少量處理后的樣本滴加到支持膜上(例如碳涂層的銅網),讓其靜置一段時間以便液體被吸收,然后輕輕吸去多余液體。
成像:將制備好的樣品放置在透射電鏡中觀察,選擇多個代表性區(qū)域拍攝高質量的電子顯微照片。
數(shù)據(jù)分析:利用圖像分析軟件(如ImageJ/Fiji)對收集到的圖像進行分析,標記并計數(shù)所有可見的病毒粒子。根據(jù)銅網的有效面積和樣本稀釋比例計算出原始樣本中的病毒粒子濃度。
結果驗證:為確保數(shù)據(jù)的準確性,可以同時采用另一種定量技術(如qPCR)作為對照,進一步驗證你的TEM計數(shù)結果。
NEWS
新聞動態(tài)service
科研服務18537125967